首页最新文章围观制度创新的“烟台模式”

围观制度创新的“烟台模式”

admin 08-14 07:12 121次浏览 0条评论
日前,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“走在前列、全面开创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的多项制度创新被媒体点赞。围绕烟台片区制度创新,小萱对一年多来的亮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,为今后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、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。

01全国首创“跨国办”模式
针对外商投资者跨国经营各项成本高的难题,烟台片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,发挥自身中日韩三国合作紧密的优势,在全国首创性提出并实施

“中日韩投资便利化跨国办模式”
,投资者不出国门即可获得烟台片区的市场准入和经营资格,缩短了审批时间、降低了投资成本。同时以“跨国办”为起点,逐步延伸服务链条,业务探索拓展至公司变更、公司注销、外贸备案等一系列事项,利用线上、线下两个渠道提供双向咨询服务,缩小各国由于制度差异带来的跨国经营成本负担,为强化跨国投资便利化和“后疫情”时期外经贸合作提供了

“烟台方案”。跨国办·办你想办 以“跨国办”模式为基础,今后将进一步优化跨国办流程,拓展跨国办国别范围,探索通过区块链公信平台等方式,实现

“无人代办”跨境审批、中韩中日“双向跨境办”
。全方位提升中日韩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,着力打造世界标准、东亚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。
02工程建设审批区块化流程再造
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、时间长,编制内容重复等问题,烟台片区对工程建设项目评审进行区块化流程再造改革,在

全国首推“四书合一、三一审批、一链办理”制度
,将建设项目事项办理环节从单一办理、分阶段办理提升到可以跨阶段同步办理,从单一方面的可行性分析转向综合性评价,引入“模拟审批”,项目单位在办理用地相关手续时,同步准备其他事项的申请材料并实现即时办理,提高项目开工建设的效率。

会展文旅中心-首个应用项目
通过深化流程再造,最大限度简化环节,烟台片区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评审成本。据统计,推行“四书合一、三一审批、一链办理”制度可以将报告编制时间压缩 2/3,审批时间压缩3/4,支出费用减少近 60%。项目开工手续办理时间比传统审批时间

缩短14个工作日左右,施工许可证办理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
缩短为1小时,落地进度明显加快,为企业发展抢占先机。
03“人才业达”开通云上服务
自贸试验区挂牌后,对人才安居便利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,迫切需要成立专门机构,从服务、创业、投资、安居等多方面系统提升,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。为此,烟台片区以园区体制改革为契机,在

全省率先成立国际人才集团
,创新开发“人才业达”云服务系统,全面整合创新创业资源要素,打造
海内外人才按开关、人才集团连线路、各职能部门齐供电的
“闭环”人才服务新模式
。精细化的人才服务搭建“人才会客厅” ,创新开启“人才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新模式,由传统人才需求面对面解决,转为屏对屏连线交流,海内外人才只需通过人才会客厅发起视频会议预约,就有人才集团服务专员专线联系,实现“一名人才问、多个部门答、事后网上评价”的闭合式线上服务。在云服务系统助力下,已开展线上人才交流对接10余场次,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领域企业在线签约国家级人才4名,引进留学人员项目27个;部门企业开展“云招聘”20余场次,提供岗位3.68万个,达成意向4122人次。

建立“人才数据库” ,设置12张表格、200多项指标,通过全面掌握辖区1000多家重点企业的人才现状、需求等,为领导决策、精准制定人才政策提供数据支撑。

我市参加2020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成果丰硕 视频!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已开始联合军事行动
相关内容
发表评论

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