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视频要想播放量上去,让更多人看到,就得各方面都要做的比同行优秀,道理其实很简单,这就跟文章一样,文章的标题、封面,概述都是直接影响我们是否点击的关键,点进去后的内容质量又决定了我们是否会把整篇文章都读完,如果文章内容质量很OK,我们当然会看的津津有味,如果质量很差,我们肯定立马换一篇。
短视频也是如此,视频内容的质量决定了完播率,视频的选题方向决定了互动率,像标题、封面图片等则决定了我们是否会点击进入来播放视频。
所以短视频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,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视频点击率,那么短视频取标题该怎么取呢?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?
当然有!
第 1 种:揭秘窥探
比如《揭秘成为抖音网红的真相》《揭秘房产股市最核心的关键》。所有人都会有窥探欲,都想了解藏在背后的真相,揭秘打假类题材一直很火就是基于这种人性。
揭秘和打假测评都会勾起用户对结果和真相的好奇,利用好这技巧点设计,勾起用户兴趣。这类话题也能充当社交货币的属性,充当大众饭后茶余的谈资,同时因为你揭发这个秘密会巩固自身人 IP 的真实性,提高粉丝对你的信赖度。
第 2 种:化繁为简
比如《如何零成本搞到第一个 100 万?》《小学生也能日入过万,你也能行!》,全然不提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其他的关键性因素,而是简单分析,把「奇迹」无限放大,尤其在运气的加持下,让观众产生这件事做成功「很简单」的错觉,化繁为简。
其本质是降低大家的行动成本,让你有行动的第一动力,用行业领域内存在的个别极端成功案例刺激用户的行动欲望。我的视频就常用这种标题方式,比如最近数据最好的一条的标题《一分钟告诉你如何持续挣到钱》。
花费时间短(1 分钟)+ 成功的刺激(能持续挣钱)就已经激发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好奇心和持续观看的欲望。
第 3 种:抛出问题
在标题中直接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观众思考也是非常常见的模式。比如《买房还是最好的投资吗?》《为什么要配置白酒基金?》《普通人怎样理财,收益又高又安全?》。
这类标题的本质上是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,列举某种经历,让用户带着这种疑问/经历的情绪去听完视频讲述。
在讲述中要发表自己的观点,把自己的姿态放到足够低,与用户们同一阵营,且显现出自己比他们当时的遭遇更惨、更蠢、更狼狈不堪然后再引出转折点。
比如《你有没被骗的经历?》,讲述一个关于自己比一般受骗者还要惨的故事,抒发对骗子的痛恨和嫉恶如仇,然后抛出转折点和你最后的处理方式。疑问的抛出要有强烈带入感,这样才会牵引用户情绪,让用户看下去。
看到别人的悲惨经历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,所以看到比自己还不幸的遭遇,第一潜直觉是愉悦,其次才有怜悯。除了把自己的姿态放低,还可以用身边人的不幸例子,比如某一个朋友/亲戚被骗,或者在股市上频频亏钱,都可以让用户带入情绪,继续看下去。
第 4 种:以偏概全
绝对化的用词可以更强烈的刺激用户,比如「一定、马上、千万」等等。标题例子《这个坑千万别踩》《必读书单》《年轻人千万不要买房》。用个别的极端案例来描述整个群体,以偏概全,目的是引发歧义和杠精思维。
这一类的极端案例通常都会有个限定范围,省略了很多定语。我们标题可以起的惊悚,吸引观众停留,在脚本阐释中可以把个别极端案例的情况说明白讲清楚。
比如《年轻人千万不要买房,不然后悔死你》,实际脚本阐述时你讲的是《迷茫期的年轻人千万不要买房》《负债中的年轻人千万不要买房》。这样整个脚本就会显得通顺有逻辑,而且不是为了标题党而胡说八道不讲依据。
当然也可以明确自己的极端观点,这类观点无关对错,比如《月薪不过万你还有脸买基金?》。你可以讲述为什么这类人就不该买基金,他们当下阶段应该去做啥?正确的方向又是如何?等等一系列的阐述来论证你的观点。
第 5 种:数字提醒
这也是常见简单好用的起标题模式之一。比如《看懂三张图帮你赚 100 万》《只需三招,让身边的人对你刮目相看》《记住以下四点,你就是白酒投资小行家》等等。
学习本来就是反人性的,人都会想掌握一套秘籍、一套方法,让自己快速掌握某项技能或解决某个问题。用数字提醒是暗示用户方法简单、步骤简洁,然后理所当然的为该套简单方法达成的结果提供惊人的效果背书。让用户感觉只要有了这么几招就可以轻松掌握的错觉。
这种方法不仅引发用户好奇心,还可以给用户足够的心理预期,比如有四点,你说到第二点了用户就知道接下来你还会再讲两点,对未来内容的确定性可以提高用户的耐心,从而让用户继续停留在视频中。